日美欧中末日赛跑实录上集:赛跑规则及日本篇
深入剖析日美欧中四大经济体在危机之狼追逐战中的不同对策,揭示自2015年以来全球应对危机的模式。有些国家积极应对危机,有些袖手旁观,还有的则决定反击危机之狼。
Video Summary & Chapters
No chapters for this video generated yet.
Video Transcript
今天的节目我要深入阐述正在发生的这场危机之狼追逐战,
以及参与这场战斗的日美欧中这四大经济体各自的应对方式。
各位,
你们一定要建立这样的意识,
从2015年起,
危机之狼就已经完全露出了獠牙,
全世界事实上就已经进入了应对危机的模式。
区别仅仅在于,
有些是真的在应对危机,
有些则是在闭着眼睛等死,
还有的甚至主动转过身来,
朝着危机之狼反扑了过去,
将以身的大好肥肉赤裸裸地展示在了危机之狼的面前
现在进入正题
这里首先讲述一下危机之狼的原理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
消费力不足就成为困扰人类经济的最大问题没有之一
一方面
工业生产能力的增长水平远远超出了工人群体的工资增长水平
另一方面
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也会快速地向小部分人集中,
带来贫富差异的剧烈放大,
绝不会平均分配给每一名工人。
为了在整体上提升消费能力,
人类社会想出了很多办法。
一开始的办法是广泛地建立殖民地,
掠夺殖民地的购买力。
这样的方式在本质上就是节责而余,
殖民地的购买力十分低下,
并且还不能长期维持。
为了争夺更多的殖民地,
全世界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二战之后,
人类想出了更多的应对消费力不足的办法。
比如通过税收机制调节贫富不均的现象,
同时建立系统性的社会福利制度向底层输入购买力。
然而这些办法依然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一直到美国挺身而出,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黄金为担保,
向全世界印发美元,
也就是向全世界输出购买力
这才算是勉强解决问题
解决了问题。
全球经济自此进入了一段长时间的和平发展
时间。
当然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样也经历过巨大的波折。
二战结束的1945年,
全球的GDP总量大概只有3000亿美元出头。